好吧!最近混得有些離譜,主因是家庭生活佔去下班後一大半的時間,空下來就沒啥力氣再維護Blog。不過為了賺到我的薪水,再怎麼混也是要介紹一下敝公司的產品…
Bionicon其實不是一家新公司,它在2000年就成立了,因為主要市場在德國、瑞士等國家,公司又太小養不起選手去跑Worldcup這種大比賽,所以台灣比較少注意到這個品牌。可能大家還比較聽過另一個產品C-Guide這個特殊的導鏈器,殊不知我們主業是在賣腳踏車啊…. (淚)
Bionicon最早就是以前後避震連動可調的特殊設計而聞名,主要目的是在上坡下坡能有不同的前叉行程與車架角度,你或許覺得這沒什麼,一般避震車配支行程可調前叉也能調整車頭角度。
但Bionicon的連動系統是連後避震長度也會伸縮,讓它的頭管角度可變範圍從66-71.5度,座管角變化72-77.5度,只需要按個按鈕,再配合移動身體重心位置,就可以從AM車變身為XC車的角度。
初見Alva 160的避震結構只是一般常見的Horst-link,但結合了連動調整系統,讓它具有獨一無二的避震特性。Alva的後避震連結一個特殊的伸縮活塞,這活塞在上坡模式會變長,而改變了連桿相對位置。
先看一下影片了解Bionicon系統調整功能,影片中是舊款車款,不過車架角度的調整功能是相同的,其實不只是兩種模式,它是無段式調整,你甚至可以停在兩者之間的任何行程。
Bionicon就利用這樣的特點,讓車架在上坡模式有較低的槓桿比,因此要作動後避震相對困難,讓車架自然具有類似踩踏平台的效果。真正騎乘起來,較大的頭管與座管角度,硬朗的後避行程,騎起來除了重量差異之外,感覺就快跟硬尾車沒兩樣了。
下圖就是Alva在上坡(UH)與下坡(DH)模式槓桿比變化的比較,因為上坡模式就是等效把下坡模式的避震器眼到眼拉長,因此上坡模式的後段會跟下坡模式的前段重疊。而同樣在0-40mm的前段行程,兩者之間的槓桿比有超過30%的差異。這代表要作動一樣的行程,那在上坡模式就需要較下坡模式更大的力量,後避震會有變硬了的感覺。
也因為車架幾何可以大幅改變,Bionicon並沒有採用一般短頭管與低軸肩高前叉的設定,而是搭配自家的雙肩前叉,讓身體重心可以更後面一些,不過有時會讓騎慣主流AM車的騎士不習慣。雖然外觀看起來很重,但其實以整體前叉搭配龍頭來說,Bionicon的雙肩前叉還比同行程的AM前叉輕一些,而雙肩系統的轉向剛性更是毋庸置疑。
下坡模式設定
上坡模式設定,可以明顯看到車身角度變化
行程調整按鈕,按下之後調整身體重心到想要的行程,再放開即可
後避震前端即是調整長度的伸縮活塞
初次試乘Bionicon的車,在兩個模式切換之間可能會不太習慣,由於兩者角度相差很多,再加上後避震特性改變,會讓你有種錯覺在上坡模式比較重拖,這其實是因為整體效率變好,路面反饋更直接的原因。
在上坡路段騎騎看兩種模式的差異,你就會發現這個調整系統對爬坡的幫助有多大。不過這個優點對初次騎乘者會是個困擾,因為兩種模式騎起來就是兩台車子的感覺,需要一些時間去熟悉車子的操控。有機會遇到Bionicon的車,請記得去試試這特別的避震系統。
至於我怎麼會跑到這家公司來,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…
酷!所以調整的關鍵是rear Suspension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