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尼調整介紹

阻尼調整可以說是避震器裡最令人困惑的一環,我也不敢說已經掌握到訣竅,只是想把目前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。

調整概念

之前的文章已經提過的,阻尼(damping)的作用是將彈簧儲存的能量轉換為熱能,讓受到撞擊時的能量不會傳遞到我們身上,而達到減震的效果,阻尼調整的目的就是要讓避震器盡可能的將能量轉換成熱能,理論上,這與你的體重、彈簧軟硬、衝擊頻率(速度)有關,而跟衝擊的大小無關;也就是說,阻尼需要針對個人體重與騎乘路面來調整。

阻尼調整與作動行程的關係大致可表示為下圖中的紅色曲線,而藍色的曲線則是紅色線上每個點的橫軸與縱軸值的乘積,左方的綠色區塊代表的是低阻尼的情況,區塊的面積則正比於阻尼所做的功,也就是消耗在避震器中的能量,而我們調整阻尼的目的就是要讓區塊的面積為最大,在低阻尼情況雖然前叉所使用行程較大,但由於阻尼力較小,所以此區塊面積並非最大,此時會感覺到車子的震動劇烈,有種抓不住的感覺。

同理,在右下方的藍色區塊,雖然阻尼較大,但由於前叉作動行程較小,所以此區塊面積也不是最佳情況,而此時的感覺則是車子較沉,不太吸震,路面的振動似乎直接傳到身體上。最佳的情況則大約會是紅色的區塊,此時避震器所吸收的能量最大。這告訴我們阻尼的過與不及都對吸震沒有幫助,而在下面範例中比較好的阻尼區域會是藍色曲線的尖端部分,紅色的曲線則決定了避震器所能吸收的最大能量,越好的設計所能吸收的能量也會越多。

 tvldmp.jpg

回彈阻尼調整

那如何才能調整到最佳的阻尼呢?首先,要確定你的彈簧不是太軟或太硬,尤其是太硬的彈簧會減少前叉作動行程,阻尼也就無從作用。由於大部分的前叉只有回彈阻尼調整功能,所以這邊只介紹回彈的調整。找一個約10公分左右的落差,人行道的落差是個不錯的選擇,從'最快'的回彈為初始值,騎下落差並觀察前叉的作動,一開始前叉會因為阻尼不足而需要幾個來回才回到穩定狀態;接著增加一點回彈阻尼,重新騎下落差,重複同樣的動作,直到使前叉能在落地後只要一個壓縮回彈周期就能穩定,這個阻尼值我們稱呼為臨界阻尼(Critical damping)

由於在調整時是相對低速的作動,又通常騎乘時的衝擊都是連續的,為了讓前叉能在高速時也能及時反應,從臨界阻尼再稍微減低一些,這時的回彈阻尼就會是較佳的阻尼設定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